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肝郁脾虚痛经艾灸

2023-10-08 01:41:17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肝郁脾虚痛经艾灸一般是指用艾灸来治疗肝郁脾虚导致的痛经,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以免出现不良反应。肝郁脾虚痛经通常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导致,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是指患者没有阴道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继发性痛经是指患者有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

肝郁脾虚痛经艾灸一般是指用艾灸来治疗肝郁脾虚导致的痛经,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以免出现不良反应。肝郁脾虚痛经通常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导致,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是指患者没有阴道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继发性痛经是指患者有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

一、原发性痛经:

1、艾灸阴陵泉穴:阴陵泉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的凹处,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穴位,具有疏肝健脾、清热除湿的功效。艾灸阴陵泉穴可以疏肝健脾,治疗肝郁脾虚导致的痛经;

2、艾灸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位于乳头之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旁开1.5寸的位置,期门穴是肝的募穴,也可以疏肝理气、导滞通络,艾灸期门穴可以治疗肝郁脾虚导致的痛经;

3、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具有燥化脾湿、健脾和胃的功效,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治疗肝郁脾虚导致的痛经;

4、艾灸中脘穴:中脘穴位于剑突下,肚脐向下四横指处,是胃经的募穴,具有疏肝利胆、理气和胃的功效,艾灸中脘穴可以治疗肝郁脾虚导致的痛经。

二、继发性痛经:

如果患者有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等疾病导致的痛经,此时使用艾灸无法疏通经络,则需使用针灸或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选择膈俞、血海、内关等穴位进行针灸,也可以按摩太冲穴、期门穴等穴位。

如果出现肝郁脾虚痛经的情况,建议患者前往中医科进行望、闻、问、切等检查明确诊断。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刺激,以免加重痛经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广东省中医院健康大讲堂:盆腔炎性疾病的防治与调理

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多数由于患者不注意经期卫生或是生活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引起的。值此三八节之际,广东省中医院与39健康网合作,在大德路总院健康广场共同举办了“盆腔炎性疾 病的防治与调理”的专题讲座,以便为广大患者解答盆腔炎的相关疑问。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