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喂饱那个你千辛万苦生下来、嗷嗷待哺的娃。
然后,问题来了……
还不止一个两个,简直是一堆一堆的……
听说喂奶会影响身材我不想喂!
我刚生产完还没有奶,怎么喂?
我娃饿得不行,我心疼得不行,先给他点奶粉填填肚子?
我奶太多了就是挤不出来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把奶头都吃破了,只吃到一点奶?
奶头凹陷怎么办?
我怎么知道孩子吃没吃饱?
我生病了还能喂奶吗?
……
先不要太着急,今天就对号入座解你疑惑,快收藏收藏!
先来说说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母乳是宝宝的黄金口粮,任何代乳品都无法代替,简单总结母乳喂养的几点好处如下:(需要看母乳问题解答直接滑屏幕!忽略这段!)
细数母乳喂养7大好处
■ 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
母乳营养均衡、配比最佳,是其它食品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优点,母乳中特别是初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和大量抗体,能使孩子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即:不光吃的饱而且长得壮!
■ 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恢复身体健康
帮助产妇的子宫恢复减少阴道流血,预防产妇产后贫血,促进身体康复。有哺乳经验的妈妈们是不是孩子一吃奶就能明显感觉到子宫的收缩,这是因为吸吮刺激垂体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原因,产后哺乳延长月经复潮时间还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好的方法。想产后快速恢复小蛮腰的妈妈就更要积极母乳喂养,孩子会把你的脂肪完美转移到他身上,还你窈窕身姿!
■ 母乳喂养有利于增进母子情感
孩子吃奶时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里紧贴妈妈乳房满足的吸吮,妈妈通过婴儿吮吸母亲乳头的刺激,对婴儿加以抚摸,关爱,一点点看到孩子的变化,和孩子进行眼神的交流,在切肤之亲中母子之间的情感微妙的增进和升华。“母子连心”由此而来,我始终认为没有经历哺乳是一个妈妈终身的遗憾!
■ 母乳喂养安全卫生,经济实惠
这点最好理解,母乳比其它喂养品都成本低廉,经济实惠。它是天下新妈妈与生俱来的为婴儿提供的“安全粮仓”。最最主要就是安全呀!咱自己的娃,最喜欢吃辣椒的妈妈都能为娃忍住不吃一点,黑心的厂家可不管那么多,“大头娃娃”大家都记忆犹新吧!就问你怕不拍!有人说我不差钱,我们吃国外最贵的!最贵的永远不能等同于最好的,我们的膳食结构决定了我们的胃肠消化系统和老外们吃肉的胃肠是不一样的呦!孩子会“水土不服”的!
■ 母乳喂养方便快捷
母乳喂养是名副其实的随吃随有,方便快捷,很适合婴儿少食多餐的需要。而且温度适宜,恒温37°,不怕冷了烫了,尤其冬天,温暖的被窝里搂着娃随时开吃不要太爽,吃饱了连“奶瓶”都不要刷!
■ 母乳喂养可降低减少婴儿过敏现象
由于代乳品中牛乳羊乳等毕竟是动物蛋白,再精湛的工艺也不能改变这一点,相比母乳可大大增加婴儿的各种过敏。
已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凡母乳喂养的新妈妈患卵巢癌、乳腺癌的机率要大大低于非使用母乳喂养的新妈妈们,是不是个惊喜?
好了,母乳喂养好处多多,我们现在就要把母乳喂养道路上一个个拦路虎统统消灭!
1.初乳不够要先吃奶粉吗?
产后随着妈妈孕酮水平下降,乳腺腺体开始接受泌乳素的作用,开始生产乳汁,而刺激泌乳素和催产素分泌就是来自婴儿对乳房频繁吸吮,是保证乳腺不断分泌的关键环节。所以早接触早开奶至关重要,而且自妊娠晚期乳房就有乳汁分泌,呈橙黄色,这就是传说中的“初乳”,是最珍贵的乳汁富含抗体给婴儿天然保护。这时候就要树立信心,让孩子频繁有效吸吮,乳汁会越来越多。
而如果你用奶瓶喂了奶粉,奶粉口感较甜跟母乳差别很大,而且奶嘴的触觉和乳头不一样会给孩子造成错觉不愿意再吸吮乳头,这也是众多奶粉厂家免费送你奶粉,争夺“第一口奶”的原因所在!说到这儿你明白了为什么医院禁止带奶瓶奶粉的原因了吧?最初几天娃会有一个生理性体重下降期,不要紧,奶水吃足几天就能迅速恢复的,你和娃都要坚持住呀!
2.乳汁很多就是吸不出来怎么办?
过了最初的几天,妈妈们痛苦的日子也来了,没奶着急,有奶还着急,乳房涨的青筋暴起,娃就是吸不出来饿得哇哇叫!
让我来帮你,首先你要清洗热敷乳头,尽量去除乳头堵塞物,只此一次就行了,不要次次清洗。然后要掌握正确喂奶方式:妈妈用前臂、手掌托住婴儿,使婴儿头与身体保持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转向并贴近母亲,面向乳房,鼻尖对准乳头,妈妈另一手成“C”字型托起乳房用乳头碰婴儿的嘴唇,促使婴儿张嘴,待婴儿把嘴张大后,再把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
记住不能只含乳头而是把乳晕也含住,这样才能有效吸吮并防止把乳头吸破。
新生儿有效吸吮的表现是新生儿嘴呈鱼唇状,吸吮动作缓慢有力,两颊不凹陷,能听到吞咽声,还要注意乳房不要堵住婴儿鼻部影响呼吸。如果真发生破溃,暂停哺乳,挤净乳汁,乳头乳晕涂抹少量乳汁,待乳头恢复再哺乳。
宝宝是妈妈最好的“开奶师”和“吸奶器”,宝宝早期的频繁吸吮,能把原本储存在乳房中的初乳吸出,缓解妈妈乳房肿涨。
3.怎么知道孩子吃饱了?
母乳喂养的原则是按需所求,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给,对于健康足月新生儿,每天8~12次的哺乳完全能满足新生儿的能量需求。判断其是否吃饱有以下几个标准:
观察宝宝的满足感:宝宝吃饱后会有一种满足感,一般能够安静的睡上2~4个小时。如果宝宝哭闹不安,或睡不到1~2小时就醒来,则表示没有吃饱,应适当增加奶量。
观察宝宝的大便以及小便情况:吃母乳的宝宝大便是,呈金黄色膏状,每天2~5次不等;小便呈无色或淡黄色,一天6次左右,则说明宝宝吃饱了。
观察宝宝体重的增长情况:每个月给宝宝称一次体重,一般来说,六个月以内的健康宝宝平均每月的体重增长为600 g左右。
4.乳头比较平扁甚至凹陷怎么办?
乳头凹陷是指乳头在乳晕中无法突出于外部,如果乳头只是稍微平扁或为脐状乳头,新妈妈仍然可以哺乳的。只需要每次哺乳前将乳头轻轻拉出,送入宝宝的口中,等宝宝含住乳头并能吸吮就可以了。但如果乳头凹陷的情况比较严重,最好在孕晚期就关注这个问题,每天提拉乳头改善凹陷,如果还不行就只有用吸奶器了,使用一段时间后乳头就会凸出来的不要担心。
5.吃什么,奶会更好呢?
对于坐月子吃什么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坐月子的是是非非你知道几条”,想要奶水好可以多吃汤汤水水,可并不是一味大补,只要营养均衡食材丰富就够了。因为人体是神奇的,你吃的东西再丰富都是转化成氨基酸被母体吸收然后分泌乳汁,不是你吃什么奶水里就有什么,要是这个理论成立那牛奶羊奶岂不是毫无营养?不同饮食的人母乳没有太大差别,我们的身体总能很好地调节分泌高质量的母乳给宝贝,这也是母亲的伟大之处!如果小朋友出现腹泻等不适妈妈要轻油腻忌生冷,清淡饮食。
6.乳房出现硬结,肿块,“拘奶”了怎么办?
“拘奶”的根本原因是乳腺管阻塞不同,乳汁淤积,缓解的王道就是疏通管道排除乳汁,热敷乳房,按摩疏通,沿乳腺管方向轻轻挤出乳汁,我们可以参考国际泌乳顾问协会介绍的治疗性乳房按摩方法,妈妈可以在家中自行完成,具体如下:
先用润滑油或者挤出少量乳汁涂抹润滑乳房,用指尖从乳晕开始温柔的从乳晕向腋下按摩乳房,用指尖非常温柔的交替反式按压乳晕,软化乳晕,包括轻轻的振动和打圈按摩。随着肿胀减轻,乳房软化,按摩和手挤奶交替促进乳汁排出缓解乳汁淤积。
开始如果自己完成有困难,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医护人员帮助,医护人员会手把手教你完成软化乳房和手挤乳的技巧,没有发烧能不适尽量让孩子先吃患侧乳房排空乳汁,如果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就有感染的可能要停止哺乳外科处理了。
7.宝宝“吐奶”怎么办?
因为新生儿的胃是水平状态的,吃饱后特别容易返流从口中甚至鼻中溢出,是很常见也很危险的。这也是我们在医院中反复宣教孩子要侧着头睡的原因:这样即使吐奶也能避免呛到气管中引起窒息。妈妈也加强观测,发现吐奶及时清理以防窒息。我们是亲眼看到过这样的惨剧出现的,那种情形真是不能接受的。
怎样防止吐奶呢?宝宝吃饱后把他竖抱靠在你的肩膀上轻拍背部排出吃奶时吞咽下去的空气最好听到孩子打个“奶嗝”能减少吐奶的几率。
8.什么情况不能喂奶?
■ 妈妈方面
重症心脏病、肾脏病等全身性疾病哺乳可使病情恶化;乳头裂伤,乳腺炎;患有精神病、癫痫服药治疗中;患急慢性传染病活动期,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的母亲均可通过乳汁传染疾病。
■ 婴儿方面
宝宝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不适吃母乳的疾病,要喂养特殊奶粉。
不能母乳喂养就要谈到回奶问题,通常可以饮食上多干少汤,口服大剂量维生素B6,芒硝外敷乳房等,乳房胀痛难忍是要注意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9.生病了可以吃药吗?
如果有感染性疾病需要抗生素治疗可以选用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为B类药,毒性小,是对孕妇最安全的抗感染药物,而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喹诺酮类等为C类药是绝对禁止的。
抗病毒治疗的利巴韦林也就是病毒唑也是禁止使用的,妈妈们要特别注意一些市售感冒药的成分。
如果发烧了,体温不超过 38℃,一般不需使用退热药,可通过温水擦浴、冷毛巾湿敷、使用冰枕等物理方法降温。如体温超过 38.5℃且物理方法效果不明显,或发热引起不适可以使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用于妊娠期任何阶段,这时也要暂停哺乳注意排空乳房。
10.什么时候断奶?
母乳喂养前六个月不需要增加任何东西包括水包括水包括水!乳汁中所含营养成分能满足婴儿所有需要,现在主张母乳喂养到2岁,六月后适量添加辅食。如果妈妈要上班了,可以上班前挤奶放入冰箱给宝宝吃,“背奶妈妈”很辛苦也很伟大!
母乳喂养的宝宝是幸福的,看着宝宝吃奶的妈妈也是幸福的,喂奶是妈妈和宝贝最珍贵最亲密的交流,是妈妈给宝宝最好的礼物,是37度的爱!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可分为两种亚型,即I型和II型。I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I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