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三大视力问题 产后新妈要注意

2011-02-24 07:19: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新妈妈产后容易出现很多视力问题,比如突然近视了,突然花眼了等等,还有的新妈妈会感觉眼睛疼痛、干涩,究竟是怎么回事?

  生完宝宝后,moly突然感觉自己的视力下降了好多,同样距离,原来可以看得很清楚的物体,现在看上去却是非常模糊,这是怎么了?变成近视了吗?新妈妈都会这样吗?视力还会恢复常态吗?

  小心假近视变真

  新妈妈有时候突然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了,这是因为怀孕时荷尔蒙的波动而导致的视力障碍。但是,有很多时候,这种所谓的近视现象并不是真正的近视。在医学上,一般来讲,只要睛在看5m远时,外来的平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在视网膜上则为焦点后的模糊影像,都会出现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的现象,这种“近视”一般发病时间较短,用瞳药松弛眼的睫状肌使调节痉挛解除后,远视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此时如用检影法验光,近视度数可消失,所以我们称之假性近视。

  但是,新妈妈的假性近视也有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一旦发展为真性近视,医生在检查时就会发现眼球前后径过度发展、角膜和晶体表面曲度过强、屈光间质屈率过高,这种近视即使用散瞳药松弛调节后远视力也不会增加,近视度数也不减少。

  如果在真性近视的基础上又有睫状肌痉挛,则会形成中间性近视,也称为半真半假性近视,这种近视如不用散瞳剂解除调节痉挛,验光度数会超过实际近视度数,在临床用散瞳剂松弛调节后,近视度数比不用调节松弛药前明显减少,即可说明有一部分为假性近视。

  如果准妈妈本来就是近视眼,那么怀孕及生产后近视程度可能会略微加剧,新妈妈会发现自己的眼镜不合适了。可以每月定期去医院做常规检查,如果发现视力有明显下降,就该要求医生为你做一个视力指标检查。以前的眼镜如果不合适了,千万不要凑合着用,配一副舒适的“临时眼镜”也是一个特别的纪念。旧眼镜也不要随便扔掉,因为过一段时间之后,眼睛会恢复正常,所以旧眼镜还可能会派上用场。

  补充维E缓解眼干

  有相当一部分新妈妈生了宝宝后觉得眼睛变得干涩了,还怕强光,到医院眼科检查,又没发现眼睛有什么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新妈妈产后气血两亏造成的。新妈妈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体力和精力的消耗都很大,对肝、肾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大多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气血两亏、肝肾两虚的现象,个别新妈妈还会因为产后失血过多而造成贫血,这些情况对视力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新妈妈可适当服些维生素e和维生素b1。同时不要在强光和光线阴暗处看书报,注意对眼睛的养护。如果新妈妈原来就患有近视,产后应复查一下视力,以防产后屈光度发生变化。如果已发生了改变,就应及时重做验光,重配眼镜,这对产后眼睛的保健尤为重要。

  眼花时需多休息

  产后由于新妈妈体内激素的变化,会出现眼花症状,看电视、读报纸都受影响。这只是暂时的视力下降,不用担心,只需常常闭眼休息,避免长时间关注某一物体,减少看电视、读报纸的时间,过一段时间,眼花状况自然会得到改善。

  有的新妈妈还会出现眼前“冒金星”的现象,或是感到眼前有小黑点儿移动,视力模糊,这时千万不要放松警惕,速去眼科检查。因为这种现象常常是新妈妈高血压的表现。在通常情况下新妈妈血压超过130/90毫米汞柱时,眼底视网膜就可出现病理变化,从而引起视力障碍。新妈妈一旦患上高血压,严重的可能出现失明或昏迷。新妈妈一旦发现自己视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应按医嘱卧床休息;忌盐和盐类调味品;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产后眼睛保养小贴士

  1 切忌目不转睛专注地看东西。注意频密并完整的眨眼动作,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

  2 吹空调时间不要过长。避免座位上有气流吹过,并在座位附近放置水,以增加周边的湿度。

  3 多吃各种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还应多吃绿色蔬菜、粮食、鱼和鸡蛋。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

  5 尽量佩戴框架眼镜。在电脑前佩戴隐形眼镜的人,也最好使用透程度高的品种。

  6 经常观察。如果出现眼睛发红,有灼伤或有异物感,眼皮沉重,甚至出现眼球胀痛头痛,休息后仍无明显好转,那就需要上医院了。

(实习编辑:简丽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